扒拉灵魂的艺术 破解思维空间的文化密码

发布时间:2018-10-15 08:39:00

——我的读书故事暨安防读书会成立发言

 前言

“有人会问,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、读那么多的书,最终不还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,打一份平凡的工,嫁作人妇,洗衣煮饭,相夫教子,何苦折腾?我想,我们的坚持是为了,就算最终跌入繁琐,洗尽铅华,同样的工作,却有不一样的心境,同样的家庭,却有不一样的情调,同样的后代,却有不一样的素养。 ”(杨澜)

其实,当你思考读书有什么意义的时候,这就是读书的意义本身。我想,读书教给我最大的能力,就是对于一件大众习以为常的事,能够主动地去分析思考,而不是理所当然地被动接受。读书,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、懂情趣、会思考的人,我有自己的独立人格,不会被广告和世俗所引领和影响,我知道自己活着的使命和意义。

只因童年无聊爱上书

小时候,父亲还是一个文字爱好者,偶尔能在当年的流行杂志如故事会、炎黄春秋等看到他的文字。所以,家里有一些藏书。我的童年,没有闭路电视只有一台001天线的黑白电视机和老旧的半导体收音机,很是无聊,无奈翻起了那些泛黄的藏书。然后一发不可收拾,但真正深深爱上书还是高中以后,高中之前很多书不容易弄懂文字背后的东西,读的只是表面而不是意境,略显乏味。

高一那年,有了新概念作文大赛,出了韩寒,青年创业潮空前汹涌。看完他的《穿着棉袄洗澡》和后面的《三重门》,极大激发了我看书和写东西的欲望。于是开始深度迷恋鲁迅、史铁生、钱钟书、琼瑶、古龙、张爱玲、安妮宝贝等作家,并把他们几乎所有的著作都看完了。没钱买书就想办法投稿赚钱,然后到方圆、四方书店和乡下赶集的书摊淘二手书和盗版书。高中三年着实看了不少书,有段时间天天泡在榕树下和天涯论坛。特别是天涯,成就了慕容雪村、天下霸唱、木子美、蓝药师、当年明月等知名畅销书作家。当时他们没成名前,还偶尔能有一些邮件互动,很是享受。

高考不过一场修行,分数多少并非最终;只要你在一直前行,余生就有很多可能。

疯狂的是我高考前一个月还在不停地看黄易笔下的江湖。那是整个高中最欢乐充实的时光,承蒙班主任照顾把教师宿舍给我住一段时间,除了顺便做点题,就是各种看书。我喜欢边看边学点里边的套路,然后写点自己的东西。

那年高考,我远远没有现在这些学生的紧张,只把高考当成高中最后一次期末考试。可能书看多了,三观受到洗涤,心态也受到影响了吧。高考决定的只是我读哪所大学,而心智才能决定我可以走多远。相比一时耀眼的文凭,更难得的是一生拥有闪光的灵魂。

高考完那个暑假,很不习惯突然变得这么安静和清闲,有时一觉醒来甚至会觉得高中三年都是一个虚幻的梦而已,仿佛一切根本没有发生过。那年夏天,永康用电紧张,轮流限电,一周大概只有两天有电。伴着微弱的烛光,每天奋笔疾书,写下了第一部大概四五万字的小小说。

大学才是真正的启蒙和象牙塔

受琼瑶著作《烟雨蒙蒙》影响,很是羡慕战地记者。那时的目标是毕业后进报社混个主编,于是大一几乎把大学图书馆一楼感兴趣的书都看完了。走近三毛、林清玄、村上春树、余华、贾平凹、老舍、刘墉、舒婷等一大批国内外排得上号的作家,感觉书给了我另一个完全独立于世俗的洞天福地,远比电视剧、网游要刺激、精彩得多。看书给我的感觉是文字在我脑海中的画面演绎,这种演绎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,很多时候是连特效都办不到的,而电视剧,只是导演对剧本的一种理解而已。

由于对记者的想象空间和期待,大一刚入学就想办法加入《云南大学报》,后因血气方刚,不满官媒的作风,愤然离去。后集结几个同学,创立了自己的报纸,我们自己排版,自己发行,自己去外面跑赞助维持报纸印刷费用和稿费。那段时间,天天踩着一辆破自行车,穿梭在客群是大学生的书店、眼镜店、体育用品店等店铺间。

后来因为一些机缘和心中的执念,获得了《春城晚报》的实习机会,我却亲手将记者梦给画上了句号。那一刻才真正深刻明白,原来理想除了是名词,还是一个形容词。

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

工作后,还是一直看书、写写东西。有些人会说“我在坚持看书,坚持跑步,坚持……”。我不喜欢用坚持,坚持说明不是真爱,说明过程很痛苦,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还是不得不一直做着。文字已经和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。虽然现在电子书盛行,我还是每年要花一两千买纸质书。

迄今为止,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豆豆的《遥远的救世主》,一部可以傲然独尊的长篇小说。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,探问了一个有机的、无定形的、陌生的、暧昧的和未曾臻达的世界,出色地表现出佛学的光耀和不蓄意使人震惊。这本书是2012年,去给某位开面馆的文字爱好者做专访时,喝着茶,他推荐的。当时觉得这书名太怪,不会太好看。然而,自己买了书翻了几页之后便进入沉浸状态。为了更深入理解这本书,我们几个爱好者还成立了研究会,专门通过线下聚会研究书里的一些概念和片段,如文化属性、狼嘴里夹肉、天国的女儿、生存法则、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等等,曾为某个观点争辩到深夜,最终将研究成果汇编成了另外一本书,作为内部分享。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位人生导师,一个时髦的50后永康老头。他和我说过——希望我看书不为装逼,不为发朋友圈刷存在感也不为增加谈资,只是纯粹因为喜欢。

和书打交道这么些年,很大的遗憾就是古文造诣非常薄弱,然而中华文化的精髓很多都在那里面,有非常多值得品读的瑰宝。我一直在用《出师表》和《长恨歌》鞭策自己。唯有古文能给我那种美到心碎的意境,实在妙不可言!所以接下去3年的目标就是想办法尽量弥补这个缺憾。


CONTACT


星月集团始于1989年



集团下属10多家控(参)股子公司,

涉足动力、门业、工具、地毯、家电、房地产、农业装备、生物医药等领域

拥有4000多员工,总资产超80亿元。

星月相伴,真情永远

关于星月

企业文化

新闻资讯

扫一扫,加关注